前言
我的地獄開箱文頗受歡迎,原因也簡單。我是一個買半斤,就希望足八兩的人。
但我總不能不停買一大堆沒用的東西。不過前陣子入手了一部 VGC VR-N76,值得講下。
這機近半年在 YouTube 火紅。但不少是供機的鱔稿,吹到無敵般。
我真金白銀買回來,會分為外型設計,電池測試,GPS,介面與操作,周邊,APRS 操作,頻道編程等評論之。
我也會將之與另一磚頭機 AT-D878 的設計比較。
外型設計
一貫的磚頭機設計,方便貼牌賣人。其孖生兄弟為 Btech UV PRO。
以磚頭機來說,多色,外型重量比,再加那條長度適中的的天線,算是近年較靚仔的機款。
但以一個資深用家角度評論,也很輕易找到問題。
首先,左右兩邊牆身稍高於主體。這種設計不明所以。有些機右邊旋鈕的牆身做高以防止誤觸旋鈕,但這又未夠高達到這個目的。前後穿透的牆身,很易藏污納垢。
我唯一想到的是,前一機種的設計是較高身的,兩邊牆沒有縮低就做了這個新機出來。
顯示屏是凹了下去的。很正常,很多機設計也是如此以避免撞爛。但屏幕保護貼則不是跟隨凹下去,這形成兩者中間有幾 mm 的罅隙 。
室內較暗情況下,保護貼會產生陰影遮到小部份屏幕。
左側
左側分三鍵,分為 PTT,P1,P2。後兩者可供用家按習慣自行設定功能。這設計是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的做法。
假設因事不能接觸到左側,就幾乎什麼都不能做了。這對尤其是開工機的大忌。一般多 PTT 鍵設計,有一設在不同
面供緊急時用。
如 878,在頂部就有一個鍵,一般也設為緊急用途。
右側
是一個防水 headset 蓋。這種用輔幣旋開的設計,在這個已甚少人用 coin 的年代,防水之餘防埋人。
打開之後,其 pinout 不是一般常用 Kenwood 接頭。網上有這接頭的手咪,但只是很普通的貨色。相信不是原裝,也不見得是防水。
Kenwood 手咪需用這種 adaptor,又醜又無奈。
有這個奇特的安排,思考了半天,在原廠不出有線手咪的情況下,合理解釋是保障原廠的藍芽手咪,趕絕市場己有的 Kenwood 頭藍芽耳機套裝。
我沒有購入這原廠藍芽手咪,除感覺定價偏貴外,還有一理由;就是這機其一賣點是和電話配套 App 配合使用。對講機,電話,藍芽手咪三寶咁用,
但手得一雙,我未進化到三隻手的程度。
反而我是期望原廠出配套的防水有線手咪。有用過手咪都知,手咪另一作用是主機鬆脫時,用手咪順藤摸瓜撈返上來。
下方是型號貼,若是提供 1-2 張剪裁好的貼紙,供自行填上資料如 CALLSIGN 等會更好。
背面
上腰夾背面的是從底背板伸出的金屬面。一貫國產機的鬥力夾,另加掛繩扣。這個掛扣絕對可以做在機身上。現在凸了出來有點怪。估計是後來應要求加上去的。
底部
此機號稱 IP67 規格防水,但不論電池或機身均外露了一些金屬。今時今日,要做堅固防水絕對不需外露金屬。機底外露金屬雖很小,但是是沒有漆油保護的粗糙面。
防水
我真金百銀買回來的,不做這些危險測試。Body,電池防水我不懷疑。但送的天線接口有明顯夾口,一定入水。
天線特性
跟機送的算不錯了。絕對總比一些仿 Diamond 天線好。
電池
標示 2600mAH。充滿後,以 dummy load 1C 即 2.6A 放電。得出 27xxmAH。電量有過之而無不及,very good。
然而,充電時發現總是以 5V, 約 0.8A 進行。
翻看其英文官網,說明是支援 PD 協議充電。
PD 對這些剩低電量的電池充電,應可以以較高電壓進行以達快充目的。結果充了4- 5小時。我的充電器也沒顯示正以 PD 協議進行充電。
所以 PD 不知從何談起。
GPS
在一處廿多層樓對出開陽的露台接收 GPS 訊號,結果如下:
單 GPS,約 3-4 分鐘可定位。
單 BDS,等到 8 分鐘也不能定位,天寒地凍放棄之。
雙系統,不消一會可定位,我理解是讀了之前的單 GPS 的數據。
另在室內以 GPS 轉發器 (轉發器不支援 BDS 款) 測試,878 反應也較佳。
其 GPS 定位能力很普通。
GPS 有冇訊號的 icon 比較圖。差異不大,可以做得更好。
而這個打開 GPS 接收顯示 icon,有時也會自行消失。我理解係收不到有效訊號一段時間會自行關掉省電。
其實我唔介意花一點電,好過不停 enable GPS …
介面
介面設計較簡潔,英文字體絕對較其他磚頭機好。
然而,以 Ham radio 機來說,就有點過於簡潔。
一些 ham radio 操作訊息,如頻率,tone,offset +- 等,均沒有顯示。浪費了一大片顯示空間。尤以想轉到 VFO 操作,需翻看說明書才知道是按 * 號。
舊時代的小型 LCD 也可做到資訊顯示,在大彩屏年代卻欠奉。
日系機多在 keypad 印上附加功能,便於使用。
國產機,設計概念多仍是開工機模式(有 channel 就 ok,無需理會 frequency 等其他設定)。
不知是想涉足 ham radio 增加利潤,還是想兩邊討好。但結果往往是兩頭唔到岸。
操作
Keypad 手感不錯。
Volume 在最低時(即相鄰初 power on 時),主版面會顯示 mute icon。在這種開關連 volume 掣上不見得是好設計。
這機需接上手機綜合使用,那在彩屏顯示時鐘(接上手機時)和內置 compass 模塊,實多此一舉。
接上手機 App 後設定衝突
與手機經 BT 連上時,若 Android 手機是中文,N76 是英文介面,不消一會 N76 就會變做簡中介面。
另一怪現象是,N76 的 volume 會以手機 App 的 volume 值為準。那即對講機的旋鈕位置不再是 volume 大細的參考了。
一般來說,設計當以主機為主,外來控制為輔。否則用家很易迷失。
N76 介面是養眼的 dark theme,但手機 App 則是光猛的白綠色。(YouTube 一些 demo,Apple IOS 是可 dark theme) 。
TX 輸出功率
詳看下表。留意邊充邊射是可以,但不是全功率。
周邊設備連接
經藍芽接周邊,除接手機外,也可 pair 現在很普遍的 TWS BT headset。唯想用拍照神棍附送的 BT 拍照按掣作為 PTT,係唔 work。
至於接電腦,只能作為一 headset audio device,沒有 com port。不能作為 BT TNC 之用。
但忽發奇想,可否將之變為身 sound modem 接 direwolf 使用。稍後會嘗試之。
APRS 操作
獨立 APRS 操作
接收 APRS 訊息方面,基本 ok。
內置的 message 功能,有發射但不設目標呼號,估是其自身品牌 protocol 群呼,不屬 APRS 東西。起碼我搞佢唔掂。
發出 GPS 座標 beacon 方面,只有簡單的時間間隔,不設 smart beaconing。內置了 GPS + compass 卻做不出 smart beaconing,實是浪費。
接上 Android 電話,與 HT app 和 APRSdroid 操作
與其官網 app HT 接上後,主要可作以下用途:
1/ 電話監聽與控制發射。對環境狹窄的地方是不錯的功能。如機放開揚房間的窗邊,人在廳中對電話個 app 講可操控到對講機 Tx 。
2/ 控制對講機的頻道切換,功率等等。
3/ 頻道輸入- 這是這機最麻煩的功夫。一般 ham 用機皆可用附送的電腦程式或 Chirp 進行頻道上載。
但這機除了在機內輸入外,就只能經手機續條輸入。
在其國內官網,有一個 excel file,可產生一 text string。但有 bug 的。如 tone set 在 110.9Hz,但用手機 import 後,會變為 11.09Hz。
要在 import 後,再在手機編輯。
成文之日,這個 Excel 已移除。
4/APRS 功能-可在手機顯示 aprs 地圖,但不設 aprs 訊息發出功能。接收到清單也不會 import 手機已有內容。即只顯示連上後接收到的資料。
5/ 其他一大堆功能,如 decode Morse,DTMF,接上其 server (需登記)經 Internet 互通等。啱用就 feel good,我當用不著的禮物包算。
APRSdroid 操作
和 APRSdroid 接上,有點 Q畸。可能是之前用過 HT app,控制權未釋放出來。必要時要 unpair,再 pair 回,直入 APRSdroid,選 TNC(KISS) 等設定後就 ok。
在接不上電腦的情況下要在 Android 手機完整使用 APRS 功能,APRSdroid 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也要留意一點,在使用 APRSdroid 時是使用 APRSdroid 設定的資料,如 SSID等。不要和 HT app 的 APRS 設定資料混為一談。
總結
設計人想做很多功能出來,結果也是如此。使用體驗很一般。只能說有 APRS,能接上 APRSdroid 好過冇。
Decode Morse,DTMF ,經電話接上 workgroup 作語音通訊等等這些不是作用不太,就是不屬 ham 機範疇。
接電話,並利用其流動數據是解決對講機有限資源的方法。
如像 878 加進衛星追蹤,數據則利用其流動數據下載星曆咪即時升呢。
此機操作徧向手機,單獨操作稍欠稱心。一如用 DMR 機的心態一樣,用開工機來當 ham 機用爽得去邊。然而,這是標榜 ham 用機。是設計,工程團隊走不出開工機的思維下的產物。
屏幕顯示應是近年最漂亮的。但介面設計不到家,一些單色 LCD 年代都有的資訊,在有空位的情況下就是不做出來。
我的建議是如想涉足 APRS (client side,因接不上電腦),這機是不錯選擇。否則也無需選此機,價格稍貴之餘,手咪接頭不友好也是主因。